Tuesday, March 06, 2007

抢救性发掘整理和保护一些儿时的歌谣(之一)

我管这个叫“之一”,但是实在不敢肯定会不会还有什么“之二”和“之三”,小时候很多一套一套的词,现在都想不起来了。能想起来的很多也都说不全。这些东西要是没了,在我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对于北京民俗文化来说,多少是个损失(哈哈哈哈,说的还挺正经。唯恶派要进行到底!)。这些儿歌流行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北京崇文,西城和海淀一带。

童谣一

有个小孩穿红鞋,
背着书包去上学,
老师嫌他年纪小,
背着书包往家跑,
跑,跑,跑不了,
了,了,了不起,
起,起,起不来,
来,来,来上学,
学,学,学文化,
画,画,画图画,
图,图,图书馆,
管,管,管不着,
着,着,着大火,
火,火,火车头,
头,头,大奔头,
奔头向前走,
前面就是理发馆,
理发馆,技术高,
不用剪子,不用刀,
一根,一根往下薅,
薅得满头都是包,
青包,绿包,大紫包。
就是一个大傻包!
童谣二

星期六的早上夜茫茫,
捡破烂的老头上茅房,
学习雷锋,节约用电,不开灯,
扑通一声响,
掉进茅坑里,
临死之前大叫一声,
今后上厕所一定要开灯。

星期天的早上白雪茫茫,
捡破烂的老头排成行,
警察一指挥,
掉进垃圾堆,
臭鞋子臭袜子往你嘴了塞(音sēi)。
童谣三

老太太,吃白菜,
晚上放屁,好凉快。

老头,老头,玩火球,
烫了屁股,抹香油。

老太,老太,玩火块,
烫了屁股,抹咸菜。
童谣四

来,来,来,
楼上请,
大米稀饭红烧饼,
脚后跟
炒肉丝
屁股蛋
炒肉片
还有一碗鸡屎汤,
保你喝的很健康。
童谣五

跳皮筋
皮筋儿跳,
傻子说话爱颠倒,
先吹锣,
后打号,
太阳西边出来了(音liǎo),
十点钟,
起得早,
背起学校上书包,
路上看到人咬狗,
拿起狗来打砖头,
砖头咬了狗一口。
童谣六

你们家穷,
你们家破,
你们家尿盆一大落
擦屁股纸,
糊窗户,
脚卜丫
拌豆腐,
被窝里拉,
被窝里撒,
被窝里放屁赛喇叭。
童谣七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童谣八

太阳天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
天天不迟到,
一拉弦,我就跑,
炸得学校飞到天上了(音liǎo)。
童谣九

小花猫,上学校,
老师讲课它睡觉,
左耳朵听,右耳朵冒,
你说可笑不可笑。
童谣十

小河流水哗啦啦,
我和姐姐偷西瓜,
姐姐偷俩我偷仨,
姐姐逃跑我被抓,
姐姐在家吃西瓜,
我在家里写检查。
童谣十一

一碗不捞鱼,
二碗不捞鱼,
三碗捞个小尾(音yǐ)巴
尾(音yǐ)巴,尾(音yǐ)巴鱼
童谣十二

拉大据,扯大据,
姥姥家,唱大戏,
接闺女,娶女婿,
小外孙子,也要去。

No comments: